返回首页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产品目录

联系方式

上海亨托实业有限公司
联系人:蒋工
手机:13917192149 18930584706
电话:13917192149
传真:86-021-57858216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洞泾镇长兴路652弄11号
邮编:201619
网址:www.ht-scales.com
邮箱:861788253@qq.com
首页 > 企业动态 > 亨托带您探索中国计量发展史(图)

企业动态

亨托带您探索中国计量发展史(图)
更新时间:2016-01-20   点击次数:3845次

中国古代计量的发生,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以前的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社会组织形式的进步,开始提出对时间、长度、容量、重量等计量的需要。古书记载,黄帝创立了度、量、衡、里、数五个量,命大挠作甲子以记日。尧命令羲、和两人参照日月、星辰制定历法。舜东巡时协调各部落氏族的日月和四时季节,统一音律和度量衡。夏禹使用规矩准绳治水患并以自己的身长、体重作为长度和重量标准等,这些传说记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古时代计量发生的萌芽情况。

商周时期开始有计量器制出现

  商周时期已出现度量衡器制和计量年月日的历法。今有传世的商代(前16世纪—前11世纪)的一支骨尺,尺长17厘米,刻十个寸格;二支牙尺,尺长15.8厘米,等分十寸,每寸刻十分。商代甲骨文中有土地面积单位“田”字;采用干支记日法和“十三月”的记载。商代历法以366天为一年,一年分为12个月,每逢闰年加一个月。计量昼夜时刻的漏刻,相传始于黄帝,应用于夏商。西周(*46—前771)的青铜器铭文中,记有“  ”、“匀”为重量单位的名称,周王室和领主贵族以一定量的铜作为赏赐、交换的等价物,可推测在金属货币出现以前或同时,即在殷商后期或西周早期,重量计量已经产生并得到应用。而由于盛量谷物,交纳赋税的需要,容量计量会比重量计量出现得更早。史书记载,商周时期官府设有颁行度量衡标准和管理度量衡器的官职。

商  牙尺  长15.8厘米

商 骨尺  长17厘米

春秋战国——计量发展繁荣时期

  春秋(前770—前475)、战国(前475—前221)之交,各国先后取消了共同耕作的“公田”,承认开垦的土地私有,按田亩征收田赋,一些诸侯国的新兴力量的代表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改革陈旧的量制,与腐朽势力相抗衡取得成功。晋国六家世卿在各自的领地内,废除百步为亩的井田制。竞相扩大田亩面积,相对减免赋税,以取得民众的支持。齐国掌握实权的卿大夫陈氏,创立一种五进位的容量制——“家量”制,取代豆、区、釜、钟四进位的“公量”旧制,其中区、釜、钟的容量分别比“公量”增大25%、56%、56%,也便于换算。陈氏还采取“小进大出”的办法,笼络人心,得到了百姓纷纷依附,后来终于取得了政权。这则故事生动地说明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改革中,掌握度量衡制权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今收集到的春秋晚期的权衡器和量器有齐国的右伯君铜权,  国的铜权,楚国的铜环权和邹国的廪陶量,说明春秋时期的一些诸侯国的量制已经建立。

春秋·齐  右伯君铜权(附铭文拓片)重198.4克

春秋末·邹  廪陶量(附铭文拓片)容20000毫升

战国·楚木  衡铜环权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各诸侯国实行“粟米之征,布缕之征”,给公侯大夫致粟千斛万钟之禄;豪商巨贾身缠黄金万镒,结驷连骑,经商致富;城市繁荣,手工业兴盛。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这一时期的计量技术迅速发展起来。各国有各自不同的度量衡单位制和不同的度量衡器具系列。容量单位:鲁国为釜、庾、秉;齐国为升、豆、区、釜、钟;秦国为升、斗、桶;魏国为斛、斗、益、。秦、燕、楚、三晋的权衡单位为石、钧、斤、两、铢、累、益、齊等。在一国之内,新旧单位量制也混杂使用。因此各国在经济改革中,把整顿度量衡制列为主要内容。公元前350年,商鞅辅助秦孝公第二次变法,“为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把百步为亩的“阡陌”和每一顷田的“封疆”统统废除。采用二百四十步(六尺为步)为一亩、百亩为顷的大亩积制,实行百亩给一夫的授田制,确认自耕农的土地所有制,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秦孝公十八年(前344),商鞅借鉴齐国量制,监制了标准铜方升,“一度量、平权衡、正钧石”,推行统一的度量衡制。

战国·秦  高奴禾石铜权  重30750克

      战国中晚期,随着各国间经济文化交流和战争兼并,各国的度量衡单位制渐趋划一。但由于传统习惯的影响,仍保留着地区性的单位名称,单位量值参差不一。这种大体一致而各有差异的状况,使得其后秦始皇统一中国度量衡既十分必要,又有充分的条件。这一时期,时间计量技术也进步很快,百刻制、十二时制等计时单位和日晷、漏刻等计时仪器普遍使用。
  现今,收集到的战国时期的度量衡器70多件,度量衡文物90多件,其中,楚国木衡铜环权,齐国子禾子铜釜、右里铜量、公区陶量,秦国商鞅铜方升、高奴禾石铜权,赵国司马禾石铜权,东周金村铜钫大多有刻铭,记录着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改革的史实,闪耀着科学文化的光辉。

国家统一,计量单位制也得到统一

  秦二十六年(前221),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实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等一系列巩固*集权的措施。以皇帝zui高,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令,命令丞相隗状、王绾和李斯等“法度量,则不壹,歉(嫌)疑者,皆明壹之”,立下法令,把度量衡单位制统一起来。诏令40个字,用统一的格式和小篆体铸刻在度量衡器物上,规定凡“舟舆所载,日月所照”都要遵照执行。同时监制了成套的权衡和容量标准器颁发到全国各地,把商鞅在战国秦实施一百的度量衡单位制推行到全国。至今留传下来的秦权和秦量实物有70多件,制造精良,示值准确。从发现或出土的地点来看,几乎遍及四方边远,可见秦统一政令在辽阔的疆域内得到了有效的实施。根据对现存的秦代容量器和权衡器测量,秦代的单位量值,1尺合23.1厘米,1升合200毫升,1斤合250克(1两为15.625克)。

秦始皇诏八斤铜权  重1997.8克

秦始皇诏陶量  容970毫升

      秦代形成的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得到了西汉继承和发展。迨至西汉末年,王莽把持政权,为了给自己取代汉政权做舆论准备,他让律历学家刘歆进行了一次修订度量衡的工作。在这项工作中,刘歆总结了先秦以来的度量衡制度,对单位系列、进位关系、单位量值、标准器型式以及管理制度做了归纳整理,并采用以音律校验黄钟律管的长度,以度审容,以黍的容重定衡重的方法,厘定度量衡三个单位量的标准,设计制造了一批度量衡标准器。他在此基础上完成的著作《审度·嘉量·权衡》被录入《汉书·律历志》,成为我国zui早的度量衡专著,标志着我国度量衡技术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新莽铜石权  重29950克  新莽九斤铜环权  重2222.8克

新莽铜衡杆  重2442克

      公元1世纪初年,王莽终于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建立了新朝。新朝建立伊始,他以皇帝的名义,正式颁行了刘歆修订的度量衡制度及设计制造的一批度量衡标准器。新朝建立的度量衡单位量制,既有诸多实物遗存,又有史籍记载,因而被后世奉为古制,延用到隋唐时代。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度量衡单位量值经历着激烈的变化过程。这一时期,国家长期处于分裂局面,政权更迭频仍,兵戈不止,农业生产几经破坏。但在各个时期的南北政权分立统治期间,都曾出现过复兴安定的局面,黄河流域和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长江流域以及西南、东南地区得到开发和更快发展。农村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物租税苛繁,促使度量衡器使用面扩大,杆秤已普遍使用,且通行大单位量制,政府也顾不上对度量衡制严格管理,这就给单位量值约定俗成地自由增长以有利时机。这种增长由于政治和社会的原因,北方远大于南方,出现“南人适北,视升为斗”的情况。到北魏后期,北周的度量衡单位量值与汉末相比,尺度值增长30%,容量和衡重均增长约两倍。
  公元589年隋代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就把北周达到的单位量值作为隋代的大单位量制标准。1尺合30厘米,1升合600毫升,1两合41.25克~43.3克,1斤合660克~693克。这是*二轮统一的度量衡单位量制。
  唐宋元是我国封建社会全盛时期。明清,国家由一度辉煌到逐渐衰落,明代中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时期近1300年的度量衡技术和管理,在单位量制基本统一的基础上稳步发展,度量衡器具技术进步,品种增多;单位名称和进位关系进一步理顺。唐代将衡重单位24铢1两改为10钱1两,并取消了“钧”(30斤)和“石”(120斤)两个衡重单位。宋代又将容量单位10斗1斛改为5斗1斛,2斛1石(10斗)。民间还通行大约一百斤的衡重单位“担”。这一时期的单位量值又有较大的变化。尺度值自唐到明代,自然增长约5%达到32厘米,清代定为营造尺标准,并确定1亩为6000平方营造尺,合614.4平方米,1里为1800营造尺,合576米。由于这一时期农业生产飞速增长,唐代时较小的容量单位量值(1升合600毫升)极不适应使用要求,因此,容量量值增长比较快。宋代比唐代增长17%,1升合702毫升,元代又较宋代增长43%,1升合1003毫升,明代略有增长,清代以漕斛为容量单位标准,1升合1035毫升。衡重单位量值,可能是唐以后历代都重新建立标准,所以衡重单位量值较之北朝时畸形增长逐有下降。唐代每斤680克~640克,宋代每斤661克~640克,元代每斤610克。明末到清代以一立方寸黄铜六两八钱的比重值为衡重标准,清代库平两一两合37.301克,一斤合596.8克。清末光绪二十九年(1903)规定以尺、升、两为度量衡的基本单位,终于总成了中国两千来*的、统一的、科学的度量衡单位制体系。于宣统元年(1909)由权度局制造了营造尺和库平两铂铱合金原器各一件,开始了用先进计量科学技术对中国古代度量衡的改造。


 

计量的准确必须实行法制管理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都把度量衡看作权力和社会公正的象征。《礼记·明堂位》记:“周公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管子·七法》:“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谓之法”。把颁行度量衡制作为治国方略,用度量衡的准确一致来比喻法律的公正性。《礼记》、《周礼》和《吕氏春秋》都记载有先秦时期管理度量衡制度,规定仲春、仲秋之日,日夜同长,同度量,正权概,校斗桶。还记有主管度量衡的官职。战国齐子禾子釜是齐国关卡上使用的标准量器,器腹镌刻109个金文,记着违反度量衡管理的惩处律令。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律竹简,《工律》规定一年一度校正度量衡器;《效律》中严格规定了衡器和容器允许误差的范围,超差的就要对主管人员罚以兵器铠甲或盾牌。湖北江陵出土的西汉竹衡杆上墨书文字记,如果使用不合标准的称钱衡器,主人就要到乡官“里正”那里受处罚,服徭役十天。《唐律疏议》中有两条有关度量衡的法律条文。*条是关于检定的:依照关市校斛斗秤度令,每年八月到太府寺平校,京外的到所在州县官府校验,并印署。如果校勘不准,对检定者鞭打70杖;监督检定的官员失职没有发觉,治罪比检定者减轻一等;若是两者通同作弊,同罪。第二条是关于私造度量衡器具的:在市场上使用私造失准的度量衡器鞭打50棍;如有克扣欺诈行为,其非法所得按盗窃论处;利用度量衡器具侵吞国家财物的,以偷盗国家财物论处;未经官府检定,没有加盖检定印记的,惩戒鞭打40棍。宋元明清各代都依唐律,把度量衡制列为本朝法典,颁发标准器和定期检定。
  中国古代把时间和音律列为政事和政令管理。西周时国家已建立时间和音律的管理机构和官职,秦代太子率更令,掌管漏刻钟鼓诸事。秦汉以后,朝廷中有分属于天文机构、皇宫和皇太子的三套管理漏刻计时的班子。把昼夜漏刻制度、标准漏刻形式、计时制度等法律条文向全国公布,指导遵行。自隋代起不仅京城设钟鼓楼报时,一般州、郡、府、县治所在地也都设有钟鼓楼,晨钟暮鼓不间断地准点报时。古代把礼乐政刑作为治国安邦的纲领。谐和的音律可以教化民众,去恶归善,尊贵有序。每个朝代都设有庞大的礼乐行政机构,设协律郎或大乐郎等官职。在科举考试中注意选拔那些调音准确,有丰富音律学知识经验的担任高位官职,参与朝政。历代都要考定本朝的大乐的音高标准。遇到乐律上的重大问题,如发现音律失准,或根本性乐律改革动议,都要召集各部门主管官员、重臣共议乐律制度损益得失。有时争论不决,zui后由皇上拍板,一旦决议,即诏告遵行,同时也把相应的法定乐律尺公布于众。

战国·齐子禾子铜釜  容20460毫升

西汉  竹衡杆墨书摹本

命官授时图

古代计量标准器符合科学原理

  先秦和秦汉时制作的度量衡标准器,应用了当时的数学和物理学成就。成书于战国时期的手工技术总汇——《考工记》,记述了齐国标准量器栗氏量的技术条件,包括冶炼青铜合金和铸造的工艺要求,釜、豆、升三个量器的规格尺寸、容量和重量,巧妙地把度量衡三个单位量集中在一个标准器上。当时还不能用计算或测量的方法,设定(表述)釜的内口径和底圆的面积,因而采用了以“内方尺而圜其外”,即以釜的圆内接正方形的尺寸来设定釜的内口径和底圆面积的大小。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商鞅监制颁发的铜方升,采用“以度审容”的方法,即以尺寸定容积。方升刻铭以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的体积为一升的容量。如今实测容积比原设计数大1%。西汉律历学家刘歆,创造出用积黍与黄钟律管互相考校,定度量衡三个单位量标准的方法。他设定黄钟律管的长度为九寸,容积为八百一十立方分,称之为一龠。律管内实之以黍粒,一龠黍重半两,二龠(即一合)黍重一两。今以汉尺长23.1厘米计算,得黄钟律管长20.79厘米,一龠容积为10立方厘米。测得一龠黍重(7.4~7.69)克。计算二龠(一合)容积为20立方厘米。所容黍重(即一两)为(14.8~15.375)克,一斤黍重为(237~246)克。今以闭口管音频公式计算,求得黄钟律管的频率为384次/秒,符合中和之音。新朝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新莽铜嘉量,是按刘歆上述原理设计制作的。器形为正圆柱体,两侧有耳。制作中既要形成龠、合、升、斗、斛五个容量的结构,又要满足斛深一尺,斛重二钧(60斤)的规格要求,使度量衡三个单位量标准组合在同一器物上,制造工艺相当复杂。器壁正面有八十一字总铭,每个容量器上有标明尺寸和容积的分铭。历代数学家、律历学家都以它为标准考校秦汉度量衡单位量值。此器历经沧桑,如今完整无恙地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现存的新莽铜嘉量,1924年冬,溥仪迁出故宫,国民政府“清室善后委员会”清查宫内所有的文物财产时,在坤宁宫发现的。1928年,学者刘复对嘉量作精密测量和推算,得出尺度23.09厘米,1升合200.6毫升,1斤为226.7克,采用的圆周率为3.1547。近年研究者又对新莽铜丈、铜衡杆、铜环权、铜方斗等标准器实测,得出新莽1尺23.1厘米、1升200毫升是准确的。权衡单位每斤在223克到250克之间,平均每斤在237克左右,相差幅度较大。考其原因,一是以黍的容重作为衡重标准,由于黍的品种、成熟度、干湿度不同,单位容重相差很大;二是新莽时颁发的成套度量衡标准器为数不少,新莽铜嘉量在历*曾出现过好几个。制造工艺复杂,较之长度和容量,衡重标准单位量值不容易控制得很准。现参照《汉书·食货志》记“黄金方寸,而重一斤”、《后汉书·礼仪志》记:“权水轻重,水一升冬重十三两”,考定新莽、东汉一斤重在(237~246)克之间是有据可证的。由此证明,刘歆利用音频原理和黍的容重特性,使度量衡三个量之间建立起参数关系是符合科学原理的创造。

    战国  秦  商鞅铜方升
    容积  202.15立方厘米

    新莽铜嘉量     
    斛容  20097.5毫升  合容  21.125毫升
    斗容  2012.5毫升   龠容  10.65毫升 
    升容  191.8毫升

新莽铜方斗  面底方六寸  深四寸五分 
    积六百二十寸,容十升
    容积1978立方厘米

  清  户部铁方升 
    升方积三十一寸六百分,面底方四寸,深一寸九分七厘五毫
    容积1035.5立方厘米

 

      汉代以后,到唐宋元都是沿用刘歆定标准的方法考校小单位量制。北宋初律历学家李照曾制作过一种水秤,以水一升重一斤。因为与当时通行的重量标准相差太大,故未能实用。明代晚期和清代,采用一立方寸黄铜重六两八钱的比重率作为重量标准;清末和民国期间又以一立方分米水为重量标准。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容量标准器都是由拟定的规格尺寸,采用标准尺度制作颁行的。因而,中国古代两千的度量衡单位量值,尽管一个时期激剧增长,唐以后衡重单位量又有较大幅度的减小。但总的看,我国历代度量衡单位量值是有标准传递的轨迹可依的。

古代计量测量技术高超

  中国古代创造发明了许多计量测量原理、方法和器具,达到当时世界水平。
  长度测量zui早用于水文测量、天文测量。相传夏禹治水,使用规矩准绳,望山川之形,定高下之势,决流江河。成书于公元前一世纪的《周髀算经》记,西周开国时,周公向商高请教测量天高地广的方法,商高回答说,“折矩以为”。就是利用直角三角形各边的相互关系测量的方法。商高还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的勾股定理。公元三世纪,三国时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发表了他利用两次矩(或两次立表杆)分别测量,求其差值计算的方法(叫重差法),测量“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如太阳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太阳与测量者之间的直线距离、水平距离;太阳的直径,在海边测量海岛的高度等。根据刘徽对测量方法的描述,现在可作图分析,列出三角形比例公式,求解测量结果。刘徽虽未说明他如何建立这些公式的,但测量原理和计算公式是正确的。可见刘徽对测量技术研究造诣之精深。
  古代,人们对影响日影影差变化因素的探索,导致天文大地测量也取得很大成就。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于唐开元十二年(724)开始与南宫说等实测了今河南滑县,经开封、扶沟到上蔡县四个地点的北*度、日影长短以及他们之间的地面距离,其结果是351.27唐里北*度相差一度。唐代一里1500尺,天文用尺每尺合24.525厘米,一周天为365.25°(今为360°)。由此折算子午线一度长约合131.11公里,虽然这个数值与当今测得值110.6公里相比,误差较大,但它却是世界上zui早对地球子午线的实际测量。清代康熙帝大约在1702年至1710年间,为开展大规模经纬度测量,亲自规定200里合经线的弧长一度。清代每里为1800尺,尺度以营造尺32厘米为标准,以此折算,经线一弧度之长相当于115.2公里。这与法国18世纪末建立米制时测定子午线一弧度长111.2公里比较接近,而测定的时间要比法国早80。将长度单位与北*度或地理经线弧长相,是中国计量*的一大成就。汉代创造的测量长度的计量器具有记里鼓车和始建国卡尺。
  关于重量计量,我国春秋晚期的楚国,为称量黄金货币的需要,已普遍使用小型权衡器——木衡杆天平铜砝码。20世纪50年代,在湖南境内整理发掘两千座楚墓。其中一百零一座春秋末至战国中期的墓中出土了天平和砝码,一套铜砝码数在10个以内不等,zui大的为251克,相当于当时的1斤重,zui小的只有0.2克,合三分之一铢。从发现的战国砝码铜母范看,砝码铸造是标准化的。从当时用这种天平称量的金饰件上刻铭看,可以测量到四分之一铢,相当于今天的16毫克,核算其测定误差在1.4%。战国时楚国除了竹木衡杆外,还有一种有等分刻度的铜衡杆,据研究是用作不等臂天平,通过调节所挂重物和砝码不同位置,根据杠杆原理可以计算出所称物重。这样,使用一个砝码可以测出若干个不同的重量值,扩大了测量范围。它的不足之处是,每次称量都要经过计算才能得出量值,因此不能普及应用。但是,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人掌握杠杆原理上的一种突破,提供了从天平向杆秤的过渡的型式。至晚在公元一世纪的东汉时期杆秤出现了,这是古人成功运用杠杆原理的伟大创造发明。杆秤*的特征是把对重量的测量转化成对相应权臂长度的测量,在秤杆上可读出连续分布的称量,使用起来极为方便。随着杆秤使用面的扩大和普及,技术上不断改进,通过增加提纽和设定大小不同量程规格的杆秤,如有一百斤到几百斤的大型杆秤,有十几斤到几十斤的中型杆秤,有几十两到几两以下的小型戥秤,提高相对准确度,满足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需要,为准确称重计量作出贡献。《三国志》记曹冲(公元196年至208年)称象的故事,古人曾将此方法命名为“以舟量物”,说明当时已熟练掌握了利用杠杆原理和浮力原理解决舟载重物的称重问题。

 新莽  始建国铜卡尺

曹冲称象绘图

战国  砝码铜母范

      古代,比重的概念起源甚早,《汉书·食货志》记:“太公为周立九府圜法:黄金方寸,而重一斤”。表明西汉规定以黄金的比重值为黄金货币的成色标准,同时也为度量衡三个单位量建立了实物标准。《后汉书·礼仪志》记:“日冬至……,权水轻重,水一升冬重十三两”,更深入地了解了比重(密度)与温度的关系。西晋时期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记录了金、银、铜、铅、铁、玉、石七种物质的比重。物理学史家认为,这是我国zui早的物质比重值的系统记录。国外,公元前三世纪阿基米德测定了黄金、白银的比重,但未留下具体数值。阿拉伯人阿勒·哈齐尼于1137年写成《智慧秤的故事》,其中载有金、铜、铅等五种物质的比重,其数值与中国古代测得的差不多,测量年代却比中国至少晚800年。《孙子算经》以后,历代的数学著作中,都有物质比重值的记载,并在制盐、医药、酿酒、饮茶等生产、生活中,重视测定水的比重。至晚于宋代,在官营制盐场有专职的官员监测盐水的比重。常用莲子、核桃、鸡蛋(称作“浮子”)置于水中,视其浮沉状态,就可以经验或定性地知道盐水的浓度。经过大量测试实践,又创造出事先制备好的四个不同等级定量化的“浮子”为一组(类似近代的浮子比重计),投入待测溶液,即可测出不同等级浓度盐水的比重了。清代康熙年间测定了金属、玉石、木材、水、油等32种物质的比重,比重值已接近今测值。
  时间计量,古代常用的计量时间单位是年、月、日和时、刻,其中年又叫岁,指回归年。回归年长度可用立竿测影的方法测定,《周礼》中已有测定日影的记载。从实践中得出,夏至这一天日影zui短而冬至这一天日影zui长。由于冬至日影长,所测结果比夏至要一些,因此都利用冬至来实测求得每年的日数。春秋后期(公元前5世纪),已经定出一个回归年为365.25天,每19年置7个闰年,在这个基础上创造出“古四分历”。这一回归年的数值比现今所测数值多11分钟又14.5秒。在“古四分历”的基础上,我国历法由汉代到明代,经过近百次改革,由粗到精不断进步。西汉武帝时制定的“太初历”已将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南北朝时的祖冲之制定大明历,取一年为365.2428148天,只比现测值多0.0006208天。南宋天文学家杨忠辅在1199年制定统天历,得出一回归年为365.2425日,与理论值只差22秒。欧洲采用这一数值比他晚了400年。明代邢云路于1608年测得一回归年为365.242190日,比今测值只差0.00027日,于当时欧洲天文学水平。
  为适应天文学和人们生活中对计时精细度的需要,古代又采用一日为十二时制。对十二时的测定,zui简单的方法就是观测太阳所在的方位。但是十二时制仍不能满足计时精细化的要求,因此,又出现了百刻制,把一昼夜分成均匀的一百刻,促成了计时制向精密化的发展。这样,就出现了两种计时制度并存的局面,他们互相补充,百刻制可以校准十二时制,十二时制则用以提携百刻制。计时仪器则有漏刻、日晷和浑仪等。漏刻的基本原理是人工制造出一种稳恒管流,再将这种管流转化为刻箭的运动,通过刻箭上显示刻度变化表示出时间来。百刻制起源于商周时代,几千年来不断改进漏刻的记时方法,力求将百刻计时与天象统一,并提高时间测量的准确度。商代起一日分100刻,每刻相当于现代864秒(14分钟24秒)。汉代把一刻分10等分,每分合86.4秒。北魏道士李兰发明秤漏,大大提高了计时度。秤漏与浮(沉)箭刻漏zui大的区别是它们的显示系统不同。刻漏是随着受水壶水位提高而使浮箭上升,箭上的刻度显示时间累积量;而秤漏是以称量流入受水壶中水的重量的增加来显示时间的累积量。李兰秤漏“漏水一升,秤重一斤,时经一刻”一斤水对应一古刻即14.4分钟或864秒,那么一两(16两1斤)水就对应54秒。半两水对应27秒,这在一支秤量为一斤或二斤的杆秤上(相当于杆秤刻度的1/32或1/64)是很容易称出来的,况且秤秆上直接刻的就是时刻。显然用秤称水计时优于观察箭上刻度提升量计时。秤漏发明以后很快流传,隋代大业(605—617)初年,炀帝令依李兰秤漏法制造秤水漏器。经改进后的秤漏成为*计时器,被司天机构采用。自隋唐至北宋,一直是主要的天文计时仪器,秤漏在唐朝风行全国。隋唐两代,中外交往频繁,据荷兰科学史家史四维的研究,中世纪伊斯兰国家也曾使用秤漏计时,并且很可能是中国传过去的。
  古代,人们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建立起冷热、干湿程度的概念,并掌握了许多判别和测定方法。人们感受周围环境和物体的冷热程度,都是以体温为标准,这会因主观感觉而因人而异。然而正常人的体温基本相同,所以古人把体温(尤其人体腋下温度)作为zui恒定的“温度计”。凡浸种水温,调制奶酪、酿酒、烘焙茶叶,控制养蚕室温度等都以人体感觉到的某种气温或用手触摸时感觉到的温度作标准。对于金属冶炼或烧制陶瓷、砖石过程的高温测量,工匠们都常以火焰的颜色来判别炉体内的温度高低,叫做看“火候”。《考工记》中zui早记有冶铸青铜和铸造度量衡器过程中观察火焰颜色变化的实况,虽然它是有很大的经验性,也不能标出高温的具体数据,但它却有充分的科学性。
  湿度测量除了气象上的经验判断之外,至晚在汉代,古人发现炭的吸湿性大于其他物质,《淮南子·说山训》记:“悬羽与炭,而知燥湿之气”。可知汉代将原本等重的羽毛与炭悬于天平的两端,做成了zui早的测湿器。与此同时,古代发现琴瑟的弦线会随湿度变化而改变其音律,反之以音律的自然变化可以发现大气湿度的变化。国外15世纪、16世纪发明了天平式羊毛与石头湿度计、肠线式测湿计,这些发明都比中国晚了一千。


 

西汉  石日晷晷版

西汉  铜漏壶

分享到:

返回列表 | 返回顶部
网站首页 公司简介 产品中心 应用案例 技术支持 企业动态 联系我们
上海亨托实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总访问量:365408
电话:13917192149 传真:86-021-57858216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洞泾镇长兴路652弄11号
GoogleSitemap 网址:www.ht-scales.com 技术支持:智能制造网 管理登陆 ICP备案号:沪ICP备14043097号-2
网站关键词:不锈钢台称,100吨电子地磅,滚筒电子秤,防爆叉车称,电子钢瓶称,装载机称重系统,铲车电子秤,5吨电子吊秤
联系人: 蒋工
电话:
13917192149
手机:
13917192149 1893058470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智能制造网

推荐收藏该企业网站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7443号